疾病预防措施(收集3篇)

时间:2024-08-14 来源:

疾病预防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母猪;繁殖障碍;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027-01

一、发病状况

近年来东北地区部分农村的种母猪常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发现其主要病因为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型、伪狂犬病病毒、部分为猪瘟病毒和细小病毒引起、且发病率较高,四季均有发生,多见于初产母猪。以流产、产死胎和弱仔为主,各种品系、各个胎次的种猪都有发生,多为散发生,极少数呈地方性流行。

二、发病原因

(1)引种混乱、检疫不严。农户购买种猪很少调查供种场的生产管理与疫病防控情况,对种猪的健康状况和质量多数不了解,有时为了省钱甚至从猪贩子手中购买种猪。有时在引种时购入了隐性感染猪只,购进种猪不进行隔离检疫就直接进入饲养舍。

(2)猪舍简陋、饲养环境恶劣。农村养猪户的猪舍多数比较简陋,秋冬不保温、通风不良,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夏季高温潮湿,蚊蝇等吸血昆虫和鼠类泛滥,粪尿与污水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处理,饲养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养猪户猪舍相对集中,且对病死尸处理不当,一户发病可影响整个村屯。

(3)交通工具的传播。运输种猪车辆不进行彻底消毒,甚至有的养殖户不消毒,会通过运输途径传播病原体。

(4)多种动物混养。农村饲养户将多种动物混养或饲养环境污染严重,不更换工作服和鞋,很少消毒,都增加了疾病发生的可能。

(5)消毒方法不科学。

(6)免疫预防存在的问题。

(7)饲养管理粗放。

三、解决措施

1.引入良种,严格检疫

(1)引种前要先调查供种场的生产管理水平,种猪营养状态及疫病防制情况,避免购入品种不好、生产性能差或隐性感染病原的种猪。

(2)严禁从猪贩子或从不同的猪场购买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种猪,直接混群饲养易造成疫病的相互传染,威胁种猪群的健康。

(3)引种前要严格检疫,并取正规的的检疫证书,以防发生问题时查找原因。

(4)尽可能做到封闭式饲养,禁止多种动物混养,舍内使用的各种物品和工具要专用,不得外借,并定期清洗消毒,防止能过过人的流动或物流带入疫病传染源。

2.种猪舍的基本要求

(1)最好选择在远离村屯,交通在、水源方便的地点,便于管理与防疫,舍内按馒头规模设计安排。

(2)进猪前要彻底清扫各种污物与杂物,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干燥后用2%火碱全面消毒1次,干燥后再用清水冲洗1次,第2天用0.5%强力消毒灵或0.3%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1次,空舍3~5天即可进猪。

(3)要彻底铲除猪舍周围杂草,清理污物,排除积水,填平坑沟,消除蚊蝇等吸血昆虫的孳生场地。猪舍要安装纱窗、门帘、防止吸血昆虫和昆虫和野鸟进入舍内。

(4)猪舍平时的消毒:春冬季每月1次,夏秋季每半月1次。带猪消毒可使用0.3%过氧乙酸或者0.1%次氯酸钠等药物。排污沟、污水池、通道及出入口等处可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不要长期使用一二种消毒药",定期更换以免病原体产生抗药性。

3.免疫预防及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种猪饲养的关键阶段,用药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效果,可在后备母猪配种前,妊娠母猪产前产后坚持使用一些抗生素药物组合。如在每吨饲料中添加80%支原净120g、15%金霉素2.5kg,后备母猪配种前连续使用7d,可降低细菌性病原体通过母猪早期感染仔猪的比例,同时降低子宫炎、炎的发生。

(2)定期使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二甲氧嘧啶和甲氧苄胺嘧啶或磺胺-6-甲氧嘧啶等,每季度在饲料中添加,可有效预防弓形虫病和萎缩性鼻炎的发生。

(3)寄生虫病也可降低种猪的生产性能,因此有必要通过药物净化体内外寄生虫。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也可注射相类似的药物。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妊娠母猪上产床前15~20d驱虫。

4.发生疫情时的控制措施

当猪群发生疫病时要及时采取有关病料或血清送兽医诊断中心进行检验,及早作出正确诊断,采取有效措施。隔离病猪,有治疗价值的立即治疗,无治疗价值的坚决淘汰。如果发生一类动物疫病要及时向当地有关主管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封锁疫点,等候处理。病死猪一律无害化处理,不准倒卖。全面彻底消毒,控制传染源,尽快扑灭疫情。

5.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工作做得好,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猪群健壮,不易发生传染病,即使受到感染突发疫情,表现也较轻微。因此,应根据猪的品种结构、生理状态、营养需求,制定适合本场或本地区不同阶段猪的饲养标准。

疾病预防措施范文篇2

疾病预防档案管理有其重要性:第一,规范化、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第二,档案管理能为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历史性的证明。目前的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仍然还处于发展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笔者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应对措施,期望能够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档案管理的水平,同时也希望可以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进一步发展。

1.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1.1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所欠缺

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档案管理人员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档案管理人员与他人、社会等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档案管理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第一,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对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有促进作用,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来处理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保证管理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第二,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养有调节和引导作用。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有很高的职业素养。管理人员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和应有要求。在档案人员自身的修养过程中,职业道德具有调节和引导作用。在此认识下,值得注意的是,新阶段档案管理人员仍然存在着职业道德有所欠缺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思想意识、工作行为方面,思想意识方面主要包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同度不高,职业成就感不强,工作态度不是特别积极;工作行为方面主要包括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过程中言辞不合适,档案整理工作不严谨,档案存储过程中的分类有欠妥当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危害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事业发展,而且不利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长远发展,更不利于国家单位的形象建设。

1.2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过低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全社会都处在信息化发展之中,信息化不仅遍布整个国家的发展全局,而且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然,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也不例外,之前的人工填写档案与档案存储虽然应该继续存在,但是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也应该获得快速发展,疾病预防档案管理应该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个管理数据库不仅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提供便利,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备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存在。但是现今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原因包括:第一,信息化发展的普及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之中,导致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第二,一些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还有些薄弱。管理人员的意识薄弱一方面是信息化自身的发展水平决定的,一方面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对现今的档案管理人员影响深重,一些人员还难以快速及时地转变过来。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不仅影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现阶段的发展,而且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阻碍作用。

1.3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是一个组织内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不仅可以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转,还是达成组织目标的可靠保证,也是实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必要条件。档案管理制度也不例外,档案管理制度是所有档案管理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可以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与档案管理的正常运行,还可以保证档案管理人员一起达成工作目标,更可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制度建立的关键在于执行,得不到很好执行的制度是没有价值的。目前的情况是,档案管理制度不仅制度本身不够完善,而且在制度执行中也存在遵守不?赖奈侍狻U馐羌膊し赖蛋腹芾沓ぴ斗⒄沟闹匾?障碍。

2.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中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

针对上文提出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所欠缺的问题,应该加强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可以从思想教育方面着手进行,内容包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同、热情与事业感、档案管理所必备的服务意识、对档案管理制度自觉地遵循、转变档案管理模式的意识等等,方式包括系统的培训、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讲座、档案管理知识竞赛等等。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意识对实践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积极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消极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让档案管理人员养成积极的工作意识有利于促进其工作积极性与工作实践。除了思想教育层面,还可以从实际工作层面采取一些措施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要包括对优秀工作者进行物质奖励或表彰表扬、组织一些与档案管理相关的集体活动促进管理人员的事业认同感与成就感等等。两者的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的提升。

2.2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需要转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将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中的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进行快速而正确的转变,只有档案管理人员成功转变了信息化管理理念,后续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才有开展的可能。其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引进一批专业的科技人才,或者长期性的服务于档案管理工作,或者对目前在岗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科学而系统的培训。引进专业的科技人才不仅可以将科学技术成功引进档案管理工作之中,而且还可以以此为基点,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他的信息化发展提供示范。再次,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对档案管理的设备进行系统化的升级,使档案管理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信息化管理的影响。

2.3加强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一是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这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视;二是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建立制度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调查工作,调查对象不仅要包括高层领导与管理人员,更需要包括基层的、一线的工作人员,只有真正符合并保障他们的利益,档案管理制度才会被真正的遵守与执行。三是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这就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本着长期的发展理念不断地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更新与“新陈代谢”,及时的淘汰不符合实际情况与时展要求的制度条例。

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促进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2.4自觉提高业务技能

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人员除了上述的一些工作之外,还需要自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档案管理较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有了质的改变,主要是归结于时代与社会的大发展。时代与社会的大发展与档案管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时代与社会的大发展促进了档案管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档案管理质的飞跃反过来又促进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此情况之下,疾病预防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自觉提高业务技能。

疾病预防措施范文篇3

关键词:犬类;常见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S858.2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3-0051-02

犬类的常见疾病中,主要有犬热病、狂犬病、食道梗塞、急性肠炎以及寄生虫病等,这些疾病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犬类的疾病。对这些经常出现的犬类疾病进行研究,并提出了预防此类疫病的防控措施。

1常见的犬类疾病

1.1犬瘟热

犬瘟热主要是一种由病毒而导致的急性传染病。病犬的眼睛、鼻子分泌物唾液以及粪尿中都是含有病毒可通过上呼吸道黏膜而感染的。如果病毒侵入机体并得以繁殖则葡萄球菌、链球菌以及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很容易继发感染使得疫病复杂化[1-3]。犬热病表现为烦躁不安,甚至,全身发抖,被毛粗乱,食欲减退。在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咖啡因,也可皮下注射灭菌生理盐水50~100mL。

1.2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也是人畜共同患的一种疾病,其危害性大,病源是狂犬病病毒。病毒可以通过大鼠、小鼠、兔、鸡胚等制备弱毒疫苗。在病犬中枢神经系统中病毒含量很高,狂犬病初期大多数的狂犬病动物的情绪不稳定,有时候非常的烦躁而且没有声音,喜欢躲在阴暗的地方;而有时不停的走动,或者是抬着头向天空中嚎叫。第3天时,开始进入兴奋期,经常舔地上的泥土,疯狂的啃着东西。第4天以后,发展到了麻痹期,病犬的精神迟钝,嘴巴是半张着的,舌苔颜色也变成了青灰色,嘴巴里不停地流着泡沫的唾液,直至死亡。如果狂犬病已经发生在动物的身上,那么它的病情是无法遏制的,同时也是无法治愈的。

1.3食道梗阻

食道梗阻主要是因为饲料的块特别的大或者是在饲料中有其他的东西引起的。患有这种疾病的动物一般都有疼痛和压迫的感觉,一般表现为吞咽困难。若不明的东西是在食道的前端,那么就用手或者是钳子从患病动物的口腔中取出来即可;若不明的东西已进入胃,那只能服用催吐剂,同时要进行肠道冲洗。

1.4急性肠胃炎

急性肠胃炎主要是由于肠道运动以及肠道的分泌功能的紊乱而引起的腹泻。

1.5寄生虫

为了预防犬类动物的寄生虫,提高犬类动物的经济效益,可以每隔2个月,对犬类动物进行喂养驱虫剂进行驱虫。

1.6犬传染性肝炎

犬传染性肝炎是过滤性的病毒,属急性热传染病,它的主要的症状发生在肝脏中,从而引起病犬全身循环,这种疾病的症状主要有发烧、厌食、精神不振、呕吐、腹痛等。

2预防措施

2.1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按照不同疫苗的说明书注射疫苗能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如犬瘟热的预防接种程序:仔犬6周龄时为首次免疫时间,8周龄进行第二次免疫,10周龄进行第三次免疫。以后每年免疫1次,每次的免疫剂量为2mL,可获得一定的免疫效果。鉴于疫苗接种后需经一定时间(7~10d)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而目前犬瘟热的流行比较普遍,有些犬在免疫接种前业已感染犬瘟热病毒,但未呈现临床症状,当在某些应激因素(生活条件的改变、长途运输等)的影响下,仍可激发呈现临床症状而发病,这就是某些犬在免疫接种后仍然发生犬瘟热等疫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免疫效果,减少感染率,在购买仔犬时,最好先给仔犬接种犬五联高免血清4~5mL,1周后再注1次,2周后再按上述免疫程序接种犬五联疫苗,这样既安全可靠,又可减少发病率。

2.2按时进行隔离治疗

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时刻关注犬类动物,只有及时的发现,才能够及时的进行隔离治疗,同时也可以进行预防继发感染,这也是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犬类动物死亡的关键所在[4]。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及早的发现犬类动物的常见疾病并且要提前做好预防疾病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利荣.张家界市市场野生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2]刘建丽.东北虎林园猫科动物体内寄生虫感染调查与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疾病预防措施(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精选昆虫日记(整理2篇) 2024-08-12

[精选]成长日记作文(整理5篇) 2024-08-10

我的日记6[精选](整理3篇) 2024-08-09

校园生活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09

实用的日记作文精选(整理6篇) 2024-08-08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3篇) 2024-08-08

洗碗小学作文(整理11篇) 2024-08-14

疾病预防措施(收集3篇) 2024-08-14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整理7篇) 2024-08-14